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规划信息公开 > “十三五” > 行动计划及方案
江北新区建设新都市行动计划
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宁委发〔2020〕17号)要求,为加快补齐江北新区新主城城市短板,提升新区城市品质、展现新区形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江北新区建设新都市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北新区“四新”行动指挥部新都市推进办公室
江北新区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办公室(代章)
2020年6月30日
江北新区建设新都市行动计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宁委发〔2020〕17号)要求,为加快补齐江北新区新主城城市短板,提升江北新区城市品质、展现江北新区形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疫情暴露出的新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短板和不足,完善新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加强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塑造宜居宜业环境,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城市温度和市民幸福感。
二、主要目标
2020年,计划完成棚户区危房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等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打造更宜居、更便捷、更智慧、更生态的新都市。
——着力创建城市创新载体,创造丰富多元、现代时尚的生活体验,打造彰显区域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激发新区城市活力。
——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均衡的城市空间,提高新区直管区协调发展水平和集聚辐射能力。
——着力提升韧性城市建设水平,增强生态环境、防灾避难、公共卫生等体系功能,提高城市抵御外部风险、快速恢复运转的能力。
——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美化、净化、序化城市环境,为广大市民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城市充满温暖、人才安居乐业。
三、重点任务
围绕“创新载体添活力、立体交通优通行、安全韧性补短板、宜居生活提品质”四个部分,推动14个方面、42项任务建设。
(一)创新载体添活力
1.创新空间建设。建设技术创新和技术辐射基地,加快推进龙华智谷、中国气象谷启动区项目建设,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国际技术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研创园管办、智能制造产业园)
2.文创场馆建设。完善区域服务功能,打造集文创、社交、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地标,加快南京美术馆新馆、江北图书馆、浦口火车站城市更新等项目建设,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提升区域城市活力。(责任单位:江北公建中心、扬子国投、中央商务区管办)
3.院校建设。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配置,加快推进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托马斯、南丁格尔等院校项目建设,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中心。(责任单位:建设与交通局、研创园管办、中央商务区管办)
(二)立体交通优通行
1.过江通道建设。加强江南、江北双主城交通连接,建成长江五桥、浦仪公路西段,续建和燕路、仙新路、建宁西路等过江通道,加快拥江发展步伐。(责任单位:市公建中心,建设与交通局)
2.城乡公路建设。加快完善骨干路网,续建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扩建工程、宁合高速(张店枢纽至苏皖省界段)改扩建工程、501省道(六合雄州至西坝港区段)快速化工程,提高对外辐射能力。(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公建中心,建设与交通局)
3.城市路网建设。构建城市路网体系,推进横江大道(纬三路至城南河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横江大道(西江互通连接线城南河路至S356段)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区内部路网。(责任单位:市公建中心,江北公建中心、中央商务区管办)
4.轨道交通建设。推进城际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续建地铁宁天线南延工程,开工建设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配合实施宁淮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新区直管区范围内涉及铁路线位红线范围环保拆迁。(责任单位:市公建中心、市地铁集团,枢纽办)
5.重大枢纽建设。完善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续建江北新区西坝港物流中心,推进南京北站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加快完善枢纽经济区基础设施功能。(责任单位:市交通局,枢纽办)
(三)安全韧性补短板
1.生态保护建设。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沿江绿化造林、湿地修复、岸线清理等工作,加快滨江岸线配套功能完善和景观品质提升,完成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项目一期工程,提升滨江岸线质量。积极打好碧水保卫战,建成大厂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全面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续建江北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活新时尚。(责任单位:建设与交通局、江北公建中心、江北公用)
2.公共安全保障。加强长江干流及支流堤防加固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积淹水片区改造,完成七里桥北路及永锦路雨水管网改造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广泛的综合防灾减灾设施体系,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和水务局)
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一期工程,年底完成二区1段施工至正负零;推进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完成浦滨路供电管线入廊工程,尽快发挥已建成管廊功能,拆除浦滨路沿线220千伏、110千伏架空供电杆线,释放沿线地块,提升沿线生态环境。(责任单位:建设与交通局、江北公建中心、中央商务区管办)
(四)宜居生活提品质
1.安居保障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大厂山潘街城市更新项目等重点区域棚户区改造,全年实施改造房屋面积约50万平方米,加快保障房建设,新开工保障房5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盘活城市低效用地空间。统筹采取“留、改、拆”措施,基本完成23幢在册危房改造。(责任单位:建设与交通局、新居集团、新北建发、浦口康居建设集团、顶山街道、泰山街道、大厂街道)
2.城市街区有机更新。创新城市更新理念,注重将景观提升、功能完善,完成江北大道三期环境综合整治、扬子江生态文明中心周边环境整治、浦滨路道路改造及景观提升等道路综合环境整治工程,美化道路界面。(责任单位:江北公建中心、研创园管办、市政工程管理处)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配置,加快推进江北新区中大医院迁建工程、一中明发分校扩建、京新中学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区人口承载能力。(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和民政局、生命健康办、高新公建中心、新居集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新都市推进办和精细化推进办合署办公,充实新区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架构,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推进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统筹调度。
(二)加强建设统筹。充分运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特事特办,联合会办,在项目审批、规划选址、土地供应、贷款融资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保障项目尽快落地、形成有效投资。统筹项目建设时序,强化施工组织科学性,按照分时错峰施工要求,快捷高效实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加强精细管理。追求高起点、高品质规划设计,优选高水平专家及团队,加强工程方案论证比选,着力打造精品工程。追求高标准、高效率建设管理,统筹好空间和时序、速度和质量,加强各类项目的整合衔接,落实落细各项管理举措。
(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切实做好城建宣传工作。加强重大项目决策的信息公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各板块、各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跟踪报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加强建设成果宣传展示,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