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2023年度南京市河湖长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3-09-11 14:45:00来源:河长办
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
现将《2023年度南京市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对照任务分工,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23年度南京市河湖长制工作要点
南京市河长制办公室
2023年4月7日
2023年度南京市河湖长制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河湖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河湖长制体系支撑、强化河长湖长履职效能、强化区域部门协同联动,推进河湖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推动美丽南京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强化河湖长制体系支撑
1.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基础。优化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及时调整各级河湖长,确保“换届年”责任不脱节、任务不断档。深化“河湖长+河长办+部门”对口联动机制,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人员、经费等基础投入,确保河长办专职人员负责,各有关部门联络员协同联动,各级河长办“一河(湖)一策”编制修订、信息化系统建设维护、幸福河湖创建、宣传、培训、公示牌维护等专项经费到位。(各级河长办负责,各河长办成员单位、河湖长联系部门配合)
2.严格督查考核激励问责。围绕河湖“清四乱”、河湖管理、河长湖长履职等河湖长制监督检查内容,开展常态化暗访督查,每季度发布通报。梳理上级督查交办、12345群众投诉等问题清单,重点问题给相关河湖长发提示函、督办单,及时约谈提醒。结合年度工作,市河长办组织成员单位加强对各区河湖长制工作、区级河湖长履职的考核,强化各市级相关部门履职情况的考核。鼓励各区评选表彰优秀河湖长、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市河长办负责,市水务局、生态环境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委、交通运输局、绿化园林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配合,各区参照落实)
3.创新河湖管护宣传推广。围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二周年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多媒介开展《长江保护法》等涉水法律法规宣传,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活动,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保护自觉、筑牢保护意识。鼓励各区创新河湖管理保护做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市河长办、水务局负责,各区参照落实)
二、强化河长湖长履职效能
4.提高履职保障水平。滚动修订“一河(湖)一策”,梳理需河湖长关注推动的重要工作和协调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履职建议。编制《河湖长履职手册》,强化走访调研、意见收集、跟踪问效,做好跟踪服务。创新试点无人机巡查、智能识别等技术应用,优化南京市河湖长制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功能,强化科技赋能。(各级河长办负责,各河长办成员单位、河湖长联系部门配合)
5.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落实河湖长制会议制度,组织召开好年度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和各级河湖长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年度河湖管理保护目标任务,签发交办单、河长令,督促下一级河湖长履职。推行河湖长述职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进河湖长培训制度,联合组织部门将河湖长培训列入党校课程,分级分类开展基层河湖长和河长办人员培训,提升各级履职水平。(各级河长办和成员单位牵头,各级河湖长联系部门负责)
6.提升四季巡河效能。市、区级河湖长围绕责任河湖每季度不同特点,开展现场巡查调研,推进突出问题整治,推动跨界联防联治,组织实施“一河(湖)一策”。进一步细化、量化、实化河湖长履职的方式、内容和要求,强化重点工作部署、重大方案把关、关键环节协调、落实情况督察。(各市、区级河湖长负责,各河湖长联系部门配合)
三、强化区域部门协同联动
7.深化联合河湖长制。落实《南京市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全市36条跨区河湖的治理保护。按照《南京都市圈联合河湖长制工作规则》,加强城际合作,推进都市圈2023年度工作要点相关任务,积极打造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典型示范区。(市河长办牵头,相关区河长办配合)
8.推进河湖联合共治。统筹长江、淮河、太湖流域安全,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保护,推进长江、滁河、水阳江、石臼湖、金牛山水库等10条跨省市界河湖的区域联合共治,签订联合共治协议。(市河长办牵头,江北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河长办配合)
9.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推进河湖空间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五位一体”河道管理养护。组织开展禁采江砂、禁捕退捕等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探索“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多长联动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各级河长办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河湖环境综合治理
10.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实施13项河湖水环境提升和暗涵整治工程;巩固提升入江支流水质;强化到港船舶水污染接收、转运、处置闭环监管;强化入河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实施片区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提升片区雨污分流质效;加强排水许可及在建工地生活污水、基坑水排水管理。(市生态环境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建委、城管局,南京海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攻坚战。全面排查建成区黑臭水体和返黑返臭的水体,动态实施系统整治,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事项的整改销号等年度目标任务。完成2022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销号任务。(市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建委、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实施主城六大污水系统管网排查专项整治,加快84公里主次干管改造,有序推进东阳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提升污水系统收集处理能力,推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市水务局、建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水务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
13.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落实《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推动《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有序实施。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坚决落实“十年禁渔”,开展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长江湿地保护,开展长江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市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绿化园林局,南京海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开展河湖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制增量,加快清除存量。持续做好妨碍行洪障碍物清理整治。推动完成小型水库消险工程建设任务。持续开展长江岸线非法侵占等问题整改“回头看”。(市水务局、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快河湖生态修复重大工程。高标准推动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推进水系连通和引水活水工程。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有条件的河道开展岸坡生态化改造。推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实施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行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市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绿化园林局、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16.落实幸福河湖建设方案。按照“属地主导、河长领衔、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要求,持续“补短板、创特色”,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300条幸福河湖的创建、评价、申报和奖补等工作,推进城乡河湖空间人居环境整治。(市河长办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各区参照落实)
17.统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统筹河湖空间内的海绵城市、生态修复、雨污分流、绿道桥梁、岸坡绿化、文化景观、体育器材、便民设施等建设项目,推动水务、生态环境、建委、绿化园林、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体育、文化和旅游等多部门合力共建幸福河湖。(市河长办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各区参照落实)
18.打造示范样板幸福河湖。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河湖问题,重点打造30条“美丽可品、幸福可感、历史可读、安宁可依”的幸福河湖示范样板,通过幸福河湖短视频进行宣传推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市河长办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各区参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