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市民对“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认知与行为的调查问卷反馈

发布时间:2025-11-21 11:12:57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1、您的性别是:

男(28%)

女(72%)

2、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12%)

18—30岁(20%)

31—50岁(68%)

51岁及以上(0%)

3、您的职业是:

学生(12%)

企业员工(68%)

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8%)

自由职业者(8%)

其他________(4%)

4、您的家庭是否有65岁及以上老人或12岁以下儿童:

有(老人+儿童)(36%)

仅有老人(32%)

仅有儿童(20%)

无(12%)

5、您是否清楚“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核心内涵(即全员参与消防、重视生命安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非常清楚(28%)

比较清楚(32%)

不太清楚(32%)

完全不清楚(8%)

6、您是否能准确识别常见的火灾隐患(如私拉乱接电线、堵塞消防通道、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能准确识别3类及以上(32%)

能准确识别1-2类(28%)

基本不能识别(36%)

完全不了解(4%)

7、您是否知道火灾报警电话(119)的正确拨打流程及需说明的关键信息(如起火地址、火势、联系方式等):

完全清楚(28%)

大致清楚(40%)

不太清楚(32%)

完全不清楚(0%)

8、您对家庭常见火灾(如电器火灾、厨房火灾、燃气火灾等)的预防措施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了解(24%)

比较了解(28%)

不太了解(44%)

完全不了解(4%)

9、您家中是否配备灭火器、烟雾报警器、逃生绳等消防器材:

配备齐全(3种及以上)(8%)

配备1-2种(28%)

未配备(52%)

不清楚(12%)

10、您是否定期检查家中消防器材的有效性(如灭火器压力、烟雾报警器灵敏度等):

每月检查(8%)

每季度检查(16%)

每年检查(20%)

从未检查(32%)

不清楚如何检查(24%)

11、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以下行为:

私拉乱接电线/网线(12%)

长时间不拔充电器(64%)

堵塞消防通道/楼道(24%)

厨房动火时无人看管(20%)

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32%)

以上均无(32%)

12、您是否参加过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应急演练:

每年2次及以上(4%)

每年1次(20%)

偶尔参加(1年以下1次)(24%)

从未参加(52%)

13、发现身边存在火灾隐患(如楼道堆放杂物、违规动火等),您会如何做:

提醒相关人员整改(20%)

立即向物业/社区举报(48%)

拍照留存但不干预(20%)

视而不见(12%)

14、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取消防安全知识:

社区宣传(海报、宣传栏、讲座)(52%)

网络平台(微信、抖音、微博等)(60%)

电视/广播/报纸(48%)

家人/朋友告知(28%)

学校/单位教育(36%)

其他________(0%)

15、您认为当前江北新区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效果如何:

非常好(12%)

比较好(40%)

一般(36%)

不太好(8%)

非常差(4%)

16、您认为江北新区在消防安全保障方面最需要加强的工作是:

增加消防设施配备(如灭火器、消防栓)(56%)

强化老旧小区火灾隐患排查(60%)

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64%)

增加应急演练频次(44%)

加强对商户/企业的消防监管(32%)

其他________(0%)

性别分布:女性受访者占比72%,男性受访者占比28%,女性参与度显著高于男性。

年龄结构:31—50岁中年群体为主要受访者,占比68%;18—30岁青年群体占20%;18岁以下群体占12%;51岁及以上群体无参与。

职业构成:企业员工占比最高,达68%;学生群体占12%;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自由职业者各占8%;其他职业占4%。

家庭特殊成员情况:88%的受访者家庭有65岁及以上老人或12岁以下儿童,其中“老人+儿童”组合家庭占 36%,仅有老人家庭占32%,仅有儿童家庭占20%;无特殊成员家庭占12%,说明多数家庭存在消防安全重点保护对象。

对“全民消防、生命至上”核心内涵,仅2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清楚,32%比较清楚,仍有40%(不太清楚 32%+完全不清楚8%)的受访者认知模糊,全民消防理念普及仍有差距。

36%的受访者基本不能识别常见火灾隐患,仅32%能准确识别3类及以上,反映出居民火灾隐患辨别能力整体较弱,对私拉乱接电线、堵塞消防通道等常见隐患的敏感度不足。

关于119报警流程及关键信息,28%完全清楚、40%大致清楚,32%不太清楚;对家庭常见火灾预防措施,仅24%非常了解、28%比较了解,48%(不太了解44%+完全不了解4%)了解程度不足,消防安全基础常识掌握不扎实。

危险行为习惯:64%的受访者存在“长时间不拔充电器”的习惯,32%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24%堵塞消防通道/楼道,20%厨房动火时无人看管,12%私拉乱接电线/网线,仅32%无上述危险行为,日常消防安全行为规范性有待提升。

消防器材配备:52%的受访者家中未配备任何消防器材,28%仅配备1-2种,仅8%配备齐全(3种及以上),12%不清楚配备情况,家庭消防防护硬件配置严重不足。

器材检查维护:32%的受访者从未检查家中消防器材,24%不清楚如何检查,定期检查(每月/每季度/每年)的比例仅44%,消防器材“配而不查”问题突出,难以保障应急使用效果。

培训演练参与:52%的受访者从未参加过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应急演练,仅4%每年参加2次及以上,20%每年参加1次,24%偶尔参加,消防安全实操培训覆盖面和频次严重不足。

隐患处置态度:发现身边火灾隐患时,48%的受访者会立即向物业/社区举报,20%会提醒相关人员整改,20%拍照留存但不干预,12%视而不见,多数居民具备基本的隐患报告意识,但主动干预和监督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知识获取渠道:网络平台(微信、抖音、微博等)是居民获取消防安全知识的主要渠道,占比60%;其次是社区宣传(52%)、电视/广播/报纸(48%)、学校/单位教育(36%)、家人/朋友告知(28%),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

宣传效果评价:1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消防安全宣传工作非常好,40%认为比较好,36%认为一般,12%(不太好8%+非常差4%)认为效果不佳,宣传工作整体认可度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消防安全认知薄弱:部分居民对核心消防理念、隐患识别、预防措施等关键知识掌握不扎实,认知模糊,难以形成主动防范意识。

宣传针对性与深度不够:尽管宣传渠道多元,但仍有部分居民对宣传效果认可度不高,说明宣传内容、形式可能未能充分匹配居民需求。

最需加强的工作:64%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60%建议强化老旧小区火灾隐患排查,56%希望增加消防设施配备,44%呼吁增加应急演练频次,32%提出加强对商户/企业的消防监管,反映出居民对基础保障、隐患治理和宣传培训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