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社区:党建引领“以文融治”,谱写社区和谐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07-30 14:57:00   来源:长芦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年来,江北新区长芦街道六甲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纽带,将解决民生痛点、激活红色基因、涵养社区文明有机融合,精心谱写了一曲“以文融治”的新乐章。

力促和谐,党建领航暖民心

六甲社区党总支用实干担当破解治理难题,用真情服务温暖百姓心田,在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安置房办证这件关乎居民的大事上,党总支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项工作队伍,通过电话贴心提醒、现场耐心指导、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动安置房居民启动办证流程。

社区主动担当作为不仅体现在解决社区居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还体现在精准解决困难群众的个性化诉求。居民王女士因拆迁后的财产纠纷,多年来一直通过信访渠道表达诉求。社区党总支多次主动登门走访,深入了解她的生活困境,协调处理解决诸如家中空调安装等事宜。社区无微不至的关怀,渐渐解开了王女士积压多年的心结。王女士还专门制作了锦旗送到社区,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的关心与帮助。这些行动,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

红色赋能,精神地标焕新颜

基层治理不仅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社区拥有宝贵的红色资源——杨太平烈士纪念碑亭(太平亭)。近年来,社区充分挖掘这一“红色富矿”,将其作为点燃基层治理“红色引擎”的关键。

今年是杨太平烈士牺牲42周年,7月14日,社区特别邀请了杨太平烈士的亲属、江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代表以及几江街道相关人员共同前来参与纪念活动。活动中,六甲社区与中建八局三公司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并为新成立的“杨太平青年突击队”授旗。通过持续放大这一“红色IP”效应,六甲社区不仅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情怀,也为众多异地安置的居民留下了一处寄托乡愁、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让红色基因成为基层治理的深厚底蕴。

文化浸润,文明新风润社区

在党建引领下,六甲社区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滋养社区文明、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源头活水。

这里不仅有英雄的红色文化,更有温暖人心的“好人文化”称号:沈桂华七十余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失明姐姐,荣获“中国好人”;徐江君用一只手坚强地撑起家庭一片天,成为“南京好人”;企业家杨权维事业有成不忘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

这些身边的道德标杆,持续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社区还大力支持“宝兰艺术团”等本土社会组织的发展,这支活跃的文艺队伍每年演出超过30场,惠及观众4000余人次,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为了将红色文化、好人文化和群众文化深度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社区创新载体,通过“百姓名嘴”宣讲以及义诊、义剪、义卖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影响,在社区内营造了崇德向善、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

纾解民忧、树立榜样、丰富精神文化,六甲社区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巧妙地将文化元素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以文融治”的探索与实践,如同一根有力的红线,串起了服务民生、凝聚人心、涵养文明的颗颗珍珠,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