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大厂街道: 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城市“朝夕美好”

发布时间:2024-08-16 08:59:00   来源:大厂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一直以来,大厂街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拓宽服务供给,织密“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网,用心用情用力守护“朝夕美好”。

守护“夕阳”:打造有温度的养老生活圈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解决好养老“最后一公里”难题尤为迫切。大厂街道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打造有温度的养老生活圈。

街道范围内现居家养老服务组织9家,24个社区均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覆盖,服务对象7000多名。一段时间以来,各家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都经过一轮甚至多轮的适老化改造,房间床具等物品集智能科学和功能方便于一体,具备快捷呼叫、卧感舒适等优点,细节之处尽显关爱。

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小食堂”彰显“大民生”。目前,大厂街道社区食堂已在24个社区多点“开花”,老人们的“小饭桌”承载了大厂老人稳稳的幸福。在膳食方面,街道更注重科学精致化管理,通过聘请营养师担任老年人的饮食营养顾问,指导厨房科学搭配食材、合理烹饪,保证老年人吃得开心又营养。

在院内就能实现就医,解决老人“看病难”问题,是老人和家属的殷切期望。鉴于此,街道积极与中大医院江北分院、江北医院、德驭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护联体的合作关系,依托辖区医疗资源优势,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康养医疗服务。

除了在基础设施、餐饮医疗等方面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需求,街道还从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着手,为他们“链”起关爱和服务。

日前,大厂街道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建开展“法律润民老有法依”主题系列活动,先后组织120余名法学生志愿者们走进12家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零距离为老人科普养老诈骗等内容。

除此之外,街道还经常邀请辖区内的文艺团队走进养老机构,通过唱歌、舞蹈、武术等表演形式,为老人们助兴,帮助他们积极融入社会网络。

托举“朝阳”:搭建多层次未成年人关爱体系

大厂街道在册困境儿童179名,约占新区总量的26%,个中情况纷繁复杂,传统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一直以来,街道不断深化推进未保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联合各方资源力量,构建全方位、全领域的未成年人关爱体系,向内求索,向外延伸,为大厂3万多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

2020年8月,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立,从成立之初多个社会支持系统的聚合,到如今的棘手个案解决和体制机制健全完善,街道未保委形成聚沙成塔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街道未保委共跟踪服务个案30起,其中持续推进疑难个案6起,突发个案14起。

针对求学存在经济困难的困境儿童,街道积极筹办“幸福大厂 一鑫一益”慈善助学基金,解决辖区内困境儿童“上学难”“生活难”问题。自创立之初至今,累计213名爱心人士捐赠资金,还有来自社会的多家企业和机构定向捐赠帮扶资金,其中支出的4.5万元用于帮助3名困境儿童继续学业,鼓足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困境儿童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能奏效。街道从细节入微处着笔,精雕细琢,坚持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累计为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500余次;坚持开展“温暖大厂益路童行”冬、夏令营,在丰富多彩的发展性活动中为困境儿童赋能;推出青春助力周末课堂活动,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和困境儿童“一对一”帮扶机制,助力儿童学业提升。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老一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考验的是基层治理的细心、耐心和巧心。大厂街道将聚焦“一老一小”的切实需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为街道高质量发展勾勒一笔生动的民生注脚。(新区大厂街道 通讯员 任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