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大厂街道湖滨社区:金秋桂香漫大厂,善意集结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5-09-30 16:40:00   来源:大厂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日,“幸福大厂公益汇,善意融荣暖湖滨”慈善活动在湖滨社区温情启幕。此次活动集中呈现了大厂街道多年来将慈善工作作为民政事业重要抓手的成果,更是街道探索“慈善+治理”新路径的生动实践。通过“现场对接需求、即时落地善意”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街道“以善赋能民生、以爱链接资源”的长效机制在基层扎实落地、持续生效。

深耕多年:慈善成为民生保障核心载体

自2012年起,街道便将慈善工作系统纳入民生保障体系,持续从机制建设、资源整合与模式升级三方面协同发力。湖滨社区的实践正是街道构建“救助+服务”多元模式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慈善从理念到行动的稳步推进。在机制建设方面,街道于2013年确立“社区自捐自用”资金管理模式,湖滨社区严格遵循“透明实效”原则,构建起“应急救助+项目发展”双轨体系,既保障了对困难群体的及时帮扶,也助力公益项目从“活动化”走向“项目化”。资源汇聚方面,依托“99公益节”“慈善一日捐”等平台,街道积极搭建爱心网络,湖滨社区在过去五年累计接收捐赠586笔,善款总额达160768元,为社区帮扶工作筑牢基础。模式创新上,街道推动慈善从“单一救助”向“救助+服务”升级,2024至2025年持续加大社区慈善项目投入,湖滨社区“慈善微创投”项目成为典型,通过云锦制作、直播技能等定制化培训,联动企业对接订单,实现“培训即赋能、结业即创收”的良性循环。

感恩同行:多元主体共筑慈善力量

活动现场,市、区、街道三级领导为南京广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南京长江江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爱心企业,以及谈文忠、芦晓燕等6位爱心个人颁授荣誉。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本次活动的肯定,更是对长期扎根街道、默默奉献的慈善力量的真挚感谢。企业始终是慈善工作的“主力军”,湖滨社区内的钢铁集团盛达实业有限公司、南京溧云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银行新华西路支行等企业,不仅持续参与“慈善一日捐”“社区项目认捐”,还深度对接社区需求,积极认领微心愿、支持“慈善微创投”项目。爱心个人如万开强、王锦荣、章金海等,则以志愿服务、善款捐赠等“微光成炬”的方式,传承“乐善好施”的社区民风。正是这种“街道统筹、社区发力、政企民同心”的合力,为大厂街道慈善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现场暖流:微心愿认领与善款认捐

活动现场的微心愿认领与善款募集环节,成为“需求上墙、善意落地”精准服务的生动写照。街道联合湖滨社区提前摸排,将困难家庭所需的羊毛被、床上用品四件套、电饭煲、微波炉等具体心愿制成卡片贴于“心愿树”,欧季亚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等辖区企业踊跃认领,使“小众需求”获得即时回应。在善款募集环节,两批爱心代表先后举牌认捐,首批包括南京江北新区新泰商会等9家企业,第二批涵盖南京江北新区德驭康复医院等8家企业及2位个人,最终募集善款3.4万元及价值4000元物资。所有捐赠将严格遵循“社区自捐自用”机制,一部分投入“应急救助”帮扶困难群体,另一部分支持湖滨“慈善微创投”项目孵化公益服务,确保每一分善意落地湖滨、惠及湖滨。

未来展望:慈善引领善治新篇章

街道计划建强“慈善联盟”,整合企业、公益组织及个人资源,进一步激活湖滨等社区的爱心力量,培育“向善、乐善、行善”的社区文化;用好“特色载体”,深化“爱心星级计划”“小蜜蜂”平台,推广湖滨“慈善微创投”等成熟项目经验;深耕“社区慈善”,以湖滨社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精准赋能、长效运行”的“慈善+治理”模式为样本,推动慈善从“活动式”走向“日常化”,确保温暖覆盖辖区每一个角落。

从机制构建到多元参与,再到精准落地,大厂街道始终以慈善为笔,饱蘸民生温情,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描绘出一幅充满温度的暖心图景。(新区大厂街道湖滨社区 通讯员 陆文芳 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