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大厂街道:江北剪纸传承人周坤的“指尖非遗”

发布时间:2025-10-16 15:15:00   来源:大厂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在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非遗传承人周坤以剪纸为伴数十载,用巧手剪刻时光,以匠心守护传统,让这项源自民间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与光彩。

缘起:童年生活与家庭传承的种子。周坤的剪纸情缘深深植根于童年时期充满烟火气的家庭记忆,她温情地回忆道:“小时候看着姥姥和妈妈用烟盒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那种朴素的巧思和指尖流淌的美深深吸引了我。”正是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剪纸的种子在她心中悄然萌芽。这份最初的喜爱并未随时间淡去,反而愈发浓厚,她从模仿民俗图案起步,主动学习绘画以打下扎实美术基础,进而系统掌握剪纸技艺。如今这份家族的艺术血脉仍在延续,连她的小孙女也饶有兴致地拿起剪刀,延续着指尖上的传承。正是这份源自家庭、始于热爱的“不解之缘”,推动着她从爱好者一步步成长为肩负重任的非遗传承人。

技艺:剪刀下的江北风情与文化印记。在周坤看来,剪纸不仅是装饰,更是文化的载体,其表现内容广泛涵盖自然风光、人物故事与民俗风情。她介绍,过去每逢佳节喜事,人们便自发剪出吉祥图案装点环境,营造喜庆氛围,江北地区更基于时令节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喜花”系列,如婚嫁、寿喜、送子、建房等主题,每一种都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传承:从社区到课堂的匠心播种。自八岁初触剪纸至今,周坤已坚守这门艺术六十余载,作为第三代非遗传承人,她深感责任重大,坚定表示“有义务和责任将江北剪纸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近年来,她积极推动剪纸进校园、进社区,从南化实验小学到扬子老年大学,江北新区多所学校开设剪纸课程,吸引不同年龄段学子喜爱。她善于用故事激发兴趣,例如在展示描绘家庭生活的连环剪纸时,她会娓娓道来:“第一张是夫妻相依、眉眼含笑;第二张是小夫妻抱着孩子骑驴,家中添了新生命;最后这张全家出行,大家猜猜是回娘家还是回自己家?”生动讲述让静态剪纸充满生活情趣,有效点燃学员热情。如今大厂各社区已成为剪纸爱好者的聚集地,定期培训班与不定期交流活动让剪纸艺术日益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创新:让传统非遗绽放时代光彩。在周坤的“弟子”中,既有年轻手工艺人,也有业余爱好者,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爱这项传统艺术。她从小生活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厂,视这片土地为深入了解江北剪纸的起点,并承诺“作为传承人,将用知识与技能组织各类剪纸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传统艺术”。她坚信,只有让传统与当代生活相连,非遗才能真正拥有长久生命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周坤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了传统文化的生机,也剪出了对土地的深情,这份凡人微光正照亮非遗传承之路,让江北剪纸这项古老记忆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新区大厂街道 通讯员 任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