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顶山家门口的“就业客厅”点亮就业梦

发布时间:2025-09-01 11:05:00   来源:顶山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8月16日晚,扬子江生态公园的“江风派对”音乐文化活动热闹开场,一场特别的“招聘市集”悄然融入其中。居民们在享受惬意时光的同时,寻找心仪工作。

此次将招聘服务融入文化活动中,正是城市就业客厅“招聘+文化”融合模式的实践,让人间烟火与就业服务交织共融。

成立两年来,城市就业客厅不断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创新就业服务场景。从江畔夜市的特色招聘,到深入“家门口”的精准服务,这个坐落顶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就业服务综合平台,已成为辖区居民身边可靠的“就业港湾”。

延伸服务半径,让就业服务“近”在身边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而且工作地点离家近,解决了我家的生活问题。”住在顶山街道的刘先生,通过城市就业客厅的推荐,在附近的酒店找到了服务员的工作。

这得益于顶山街道打造的“一公里就业服务圈”。作为顶山街道就业服务的中枢平台,城市就业客厅链接了13个社区的就业资源与需求。无论是求职、咨询创业政策,还是进行一人一档服务登记,居民的需求都能随时获得响应。

今年,城市就业客厅服务圈进一步向社区、高校延伸。3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和城市就业客厅共同建设了城市就业客厅太阳花分中心。

在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专门增设了残疾人登记服务区域和政策宣传区域;城市就业客厅小程序上,残疾人岗位模块被重点突出,相关政策同步上线。不仅如此,就业客厅还面向南京市范围广泛征集适合残疾人应聘的岗位需求,仅二季度就对接了17家企业、34个工种,提供了127个岗位。

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就业客厅将优质的就业资源直接送进校园。“老师,我投了十份简历都没回信”“每次面试,我都紧张得语无伦次……”面对学生们的问题,工作人员及时给出专业解答。在这里,大学生们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从职业规划讲座到企业宣讲会,从简历修改辅导到实习岗位推荐,为学子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桥”。

 “一公里就业服务圈”解决了“找服务不远路”的问题,而精准服务、陪伴成长,则真正破解了“求职没方向”的困惑。

全程服务,做求职路上的“同路人”

吉庆社区的张先生想找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来到了城市就业客厅。工作人员在了解他的履历和求职意向后,持续为其推荐岗位,并进行面试辅导,帮助他应聘成功。

这样的故事,在就业客厅时常发生。今年7月,财务管理专业的应届生汪同学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就业客厅,希望找一份稳定、专业对口的工作。

工作人员为她提供了简历辅导和面试指导,并预约了面试。尽管首次面试未能成功,但工作人员主动回访企业,了解原因后,专门为汪同学安排了面试表达方面的专项辅导。经过努力,汪同学终于通过了面试。

在这里,专业指导、持续跟踪、精准匹配成为标配流程。从优化简历到面试模拟,从岗位推送到入职跟进,就业客厅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今年上半年,城市就业客厅围绕“雏鹰”“戎耀”“玫瑰”“守望”“乐业”五大计划,举办了25场就业创业活动,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服务。

这些用心的服务,最终都化作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上半年,城市就业客厅累计进行居民岗位匹配921人次,居民简历指导410人次,面试指导377人次,居民建档立卡201人。

线上+线下,让求才求职“双向奔赴”

城市就业客厅的服务,不仅在于帮求职者“找到路”,也在于为企业“招到人”。它一头连着居民的“求职梦想”,一头连着企业的“用人需求”,让供需对接更高效。

打开城市就业客厅小程序,岗位信息一目了然:盒马NB正在招聘理货员,南京星杉科技招聘IT工程师,百川文化招聘编剧制片,还有电商运营、新媒体运营等热门岗位。对求职者来说,这是随时可查的“岗位库”;对企业而言,这是高效触达人才的“展示窗”。

上半年,城市就业客厅小程序新增需求企业121家,新增需求岗位1912个,小程序新增注册人数1542人,服务匹配率超过90%。

线下,今年城市就业客厅目前已经开展了5 场专场招聘会,共邀请 68 家企业参与,涵盖 270 个工种,释放 2614 个优质岗位。从基层操作工到管理岗,从技术型人才到服务型人员,全方位满足企业不同层级的招聘需求。

如今,当辖区企业遇到招聘难题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城市就业客厅。在这里,企业不用再为“找不到人”发愁,只需提出需求,就能获得精准的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