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葛塘街道举办水稻绿色防控培训观摩会

发布时间:2025-09-16 17:23:00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为进一步推动新区及街道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积极营造辖区儿童友好氛围,9月14日,陆营社区举办了“儿童友好联盟传薪火 非遗板鸭守护‘芦’韵味”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探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芦板鸭”,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坛老卤酿风霜,秘法传承岁月长。”始产于明清时期的长芦板鸭,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尽管辖区许多孩子都品尝过这一舌尖上的非遗美味,却不了解其制作过程。陆营社区精准把握儿童需求,将辖区特色非遗融入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组织孩子们实地参观南京和兴板鸭厂,亲身见证“非遗”的诞生。

见证·非遗技艺

“和兴板鸭厂占地近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现有省、市、区级传承人4名......”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芦板鸭”制作技艺传承人胡传荣热情接待前来参观研学的孩子们。大家依次参观宰杀间、腌渍间、晾挂间、包装间等生产区域,初步了解长芦板鸭的各个生产环节。

“长芦板鸭是怎么做出来的?”沉浸在讲解中的孩子们好奇地提问。胡传荣一路陪同,细致讲解长芦板鸭制作的七大步骤和十八道传统工艺,并告诉孩子们:“非遗技艺不仅是手艺,更是一份匠心。”

品尝·舌尖非遗

参观完长芦板鸭的制作过程,怎能不品尝这“舌尖上的非遗”?“一个鸭头,九种滋味!今天我们一起尝一尝长芦板鸭,好不好?”“好!”在孩子们热烈的欢呼声中,社区端上精心准备的鸭肉。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长芦板鸭选用的是乡村芦苇滩、稻田和麦田自然放养的麻鸭,煮熟的鸭子会呈现‘皮白、肉红、骨泛绿’的特点,请大家品尝前先仔细观察。”孩子们听着介绍,先认真观察,最终抵挡不住美味,吃了一块又一块,开心地喊道:“再来一块!”

传承·非遗故事

欣赏工艺,品尝美味,当然也少不了听非遗传承人讲非遗故事。在长芦街道文化新地标——南京长芦鸭文化馆,陆营社区特邀胡传荣为孩子们讲述非遗故事。胡传荣坦诚分享,从选材到每道工序的严格把关,从传统技艺的坚守到借助短视频、直播、体验游等新形式让长芦板鸭走进大众视野。他将近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总结为一句话:“我是长芦人,希望传播好家乡特色美食,做强做大非遗产业,更希望讲好非遗故事,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学习·非遗中的法律智慧

活动还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启一段有意义的法律启蒙之旅。志愿者以《江小北与龙小山的法律学习之旅》丛书为素材,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律智慧”主题,重点阐述了非遗所蕴含的法律智慧。如长芦板鸭制作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等非遗项目,以其环环相扣的工序和严格技术标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同度律、壹度量”的法治理想。

涂色·快乐“鸭”!

彩色童年,绽放梦想,向快乐出发“鸭”!陆营社区还特别设置了石膏鸭趣味涂色环节。巾帼志愿者有序分发未上色的石膏鸭和水彩颜料,耐心讲解涂色步骤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投入创作。黑头冠、黄皮肤、蓝衣服……石膏鸭憨态可掬的模样不时引得孩子们开怀大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完成了自己的杰作——快乐“鸭”!

此次活动是一场非遗与童年的美好相遇,也是文化与童真的深度交融。下一步,陆营社区将继续发挥非遗优势,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循环桶文化的魅力,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让“儿童友好”成为陆营社区的温暖底色。

小善大爱,你我同行。在“久久公益节”来临之际,长芦街道妇联紧密结合街道重点工作与民生服务需求,精心策划并一体推进“久久公益节”与“点亮困境儿童微心愿”活动,以高效、精准、务实的举措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活动前期,街道妇联的“博爱妈妈”深入摸排辖区内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家庭状况,共征集到10户家庭中11个孩子的“微心愿”。

长芦街道商会党总支在获悉街道妇联正在申报江北新区妇联2025年度“美丽未来 益路同行”暨“点亮微心愿”公益项目后,主动承接该项目。商会相关负责同志认真查看孩子们的心愿清单,结合其学习和家庭实际,不仅实现了他们的心愿,还进一步关注其潜在需求,力求实现“爱心增量、温暖加倍”的目标。

“哇,这个书包太好看啦!还有钢笔,听老师说三年级就要用钢笔写字了......”“本来只想要一双运动鞋,没想到你们还准备运动服。”“孩子听说你们来送自行车,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跑。谢谢你们满足她的心愿......”真挚的话语和由衷的感激,汇成最温暖的画面。

一颗颗爱心的汇聚,一个个心愿的点亮,不仅为困境儿童送去了温暖与希望,更让“久久公益”的善意在长芦街道持续传递。下一步,街道妇联将继续以公益为纽带,以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为抓手,广泛凝聚社会力量,让爱与温暖成为长芦发展的动人底色。

长芦街道商会于2016年成立,2022年获评全国“四好”商会。近年来,商会始终聚焦会员单位发展需求,提供政策对接、资源整合、诉求响应等全方位服务,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长芦街道诚挚欢迎广大企业入驻,携手共绘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

为切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9月12日,葛塘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农业)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培训及绿色防控展示片现场观摩会,为辖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田间观摩学技术,绿色防控入人心

当天上午,绿色防控展示片现场观摩会在葛塘街道接待寺社区小陈组(江北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展示片)准时开启。街道农业条口相关工作人员、各涉农社区(村)农业分管同志、辖区内水稻种植大户等近30人齐聚田间地头,沉浸式学习绿色防控技术、感受绿色成果。活动中,蜻蜓农业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围绕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从农业生态、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手段做了详细的介绍。参会种植大户认真聆听、仔细观察,不时就技术细节提问,现场交流氛围浓厚,绿色防控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专题培训强本领,精准防控明方向

观摩活动结束后,一次结合街道实际种植情况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专题培训在接待寺社区三楼会议室开讲,辖区内水稻种植大户全员参与。此次培训特邀请到南京市种植、植保专家就《稻田草害与绿色防治》进行了深刻解读,详细介绍了水稻田间杂草的种类变化、发生规律等,指出当前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用药随便,见草打药,套用传统经验,管理粗放等问题。同时,针对葛塘田间草害的发生情况,针对性地提出防治策略,要强化田间管控、实时监测杂草密度,科学制定用药配方、封杀结合,精准靶向用药。

全周期护航生产,多措并举促增产

除本次培训与观摩活动外,葛塘街道始终将水稻生产技术保障贯穿作物全生育期,以常态化服务助力单产提升。街道农技人员定期深入村(社区)水稻种植地块,全程为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免费发放高效低毒药水,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街道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技术团队开展“一周一诊”式现场指导,根据田间水稻实际生长情况,“一户一策”给予专业性建议,进一步提升辖区水稻种植技术水平。     

此次活动的开展,既是葛塘街道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保障水稻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强化全生育期技术服务,不断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辖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坚实保障。

为进一步增进小区业主对物业管理工作的了解,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9月13日上午,葛塘街道城乡建设管理办物业条口和工农社区联合在建发和著小区组织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物业服务开放日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建发和著小区作为葛塘街道辖区内的首家阳光物业建设试点的小区,物业公司积极响应工作要求,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资料,全面展示了物业服务内容及过往的工作成果,又通过晒承诺、晒业绩、晒监管等方式营造公开、透明、互信的物业管理格局。与此同时,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热情细致地向业主介绍小区的各项管理措施与政策,涵盖日常保洁、安保巡逻等多个方面,帮助业主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物业服务的具体工作。另一边,街道与社区工作人员也积极开展家庭用电用气安全、电梯使用须知以及《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内容等法律法规宣传,为业主们送上实用的“安全与法律知识礼包”。

随后,物业公司组织街道、社区及业主代表共同参观了小区的消防控制室、游乐设施、消防设备房、电动车充电区以及绿化养护区域等。通过实地查看,各方对小区设施运行及管理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业主们也对居住环境的安全与品质多了一份安心。

参观结束后,各方代表围坐一堂展开交流座谈。业主们积极发言,就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项建议,如增加休闲设施、优化垃圾分类管理等。物业公司认真听取意见并详细记录,承诺将积极落实改进,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一位业主感慨道:“这样的活动拉近了我们和物业的距离,以后沟通解决问题更顺畅了。”

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亲子互动区域,套圈、手工DIY面具等游戏吸引了许多家庭参与。孩子们玩得尽兴,家长也在陪伴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欢乐,小区里洋溢着温馨的家庭氛围。便民服务区同样备受欢迎,南京江北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居民提供免费口腔检查、血压血糖测量咨询,让居民在家门口享贴心医疗。

此次物业服务开放日活动,不仅为业主、物业、街道和社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下一步,街道将积极探索“阳光物业”工作方法,完善“阳光物业”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物业履责、业主监督”的共治格局,让“阳光物业”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抓手,为基层治理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为切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9月12日,葛塘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农业)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培训及绿色防控展示片现场观摩会,为辖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田间观摩学技术,绿色防控入人心

当天上午,绿色防控展示片现场观摩会在葛塘街道接待寺社区小陈组(江北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展示片)准时开启。街道农业条口相关工作人员、各涉农社区(村)农业分管同志、辖区内水稻种植大户等近30人齐聚田间地头,沉浸式学习绿色防控技术、感受绿色成果。活动中,蜻蜓农业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围绕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从农业生态、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手段做了详细的介绍。参会种植大户认真聆听、仔细观察,不时就技术细节提问,现场交流氛围浓厚,绿色防控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专题培训强本领,精准防控明方向

观摩活动结束后,一次结合街道实际种植情况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专题培训在接待寺社区三楼会议室开讲,辖区内水稻种植大户全员参与。此次培训特邀请到南京市种植、植保专家就《稻田草害与绿色防治》进行了深刻解读,详细介绍了水稻田间杂草的种类变化、发生规律等,指出当前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用药随便,见草打药,套用传统经验,管理粗放等问题。同时,针对葛塘田间草害的发生情况,针对性地提出防治策略,要强化田间管控、实时监测杂草密度,科学制定用药配方、封杀结合,精准靶向用药。

全周期护航生产,多措并举促增产

除本次培训与观摩活动外,葛塘街道始终将水稻生产技术保障贯穿作物全生育期,以常态化服务助力单产提升。街道农技人员定期深入村(社区)水稻种植地块,全程为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免费发放高效低毒药水,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街道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技术团队开展“一周一诊”式现场指导,根据田间水稻实际生长情况,“一户一策”给予专业性建议,进一步提升辖区水稻种植技术水平。

此次活动的开展,既是葛塘街道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保障水稻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强化全生育期技术服务,不断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辖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