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泰山街道老邻居当上新管家让64岁老小区再焕新生

发布时间:2025-09-12 16:55:00   来源:泰山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桥工新村,梧桐浓荫漫洒的道路上,工人正操纵着高空作业车修剪树枝,随着枝丫被精心梳理,久违的阳光斑驳洒落在平整的沥青路面上。

这番景象让正在一旁清扫垃圾的陈姐会心一笑。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现在不一样了,这是我的花园!陈姐言语间满是自豪,她如今还有一个身份——小区绿化队骨干。

这个建于1961年的老旧小区,曾因长期缺乏专业管理而陷入困境:设施陈旧、环境杂乱、垃圾堆积,居民抱怨不断。即便借着三供一业政策完成了硬件改造,如何实现长效管理仍是一大难题。

新物业公司入驻后很快发现,传统商业小区的管理模式在这里水土不服”——居民对收费敏感、对外人管家心存戒备,工作开展异常艰难。

随着居民投诉不断攀升,就在物业公司进退两难之际,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多方联席会议,与物业一起深入调研、反复沟通,最终定调:不能照搬外面那套,咱们得走一条自己的路。

他们大胆提出了老邻居·新管家的理念——让本小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体和下岗职工,经培训后加入物业服务队伍。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物业信任难、进门难的问题,更让居民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真切体会到我的家园我维护的主人翁意识。

在社区的推动下,物业公司调整思路,转而向内挖掘人力。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摸排居民就业意愿和特长,协助物业组建起一支特殊的服务队伍。

维修、保洁、绿化、保安……这些岗位渐渐被一张张像陈姐一样的熟悉面孔接替。截至目前,物业队伍中居住本小区的居民已有21人,占比逾80%

胡姐就是其中之一。她既是物业客服人员,也是在小区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

一天深夜,一户居民家中太阳能水阀冻裂漏水,人在外地无法处理。胡姐接到求助电话后,没有丝毫推辞,立刻起床赶往现场,并联系同住小区的保安师傅紧急关闭总阀,及时遏制了水量损失,也避免了渗水波及邻里。

都是老邻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更何况我还穿着这身工装!她说。

这样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小区某户窗户上的挡雨棚松动破损,存在高空坠落风险。业主不愿自行花钱处理,事情一拖再拖。保安师傅们在巡查中发现这一隐患,主动上门免费帮助拆除。

万一掉下来砸到人,那可就是大事!他们说。这些师傅们本身也是小区居民,为大家做事格外用心,杜绝隐患于未然。

保安师傅和网格员一起上门协调邻里矛盾

崭新的垃圾分类亭、51处非机动车充电棚、1500多盏新装的楼道灯......如今走进桥工新村,路面平整、环境洁净。更难得的是,今年以来小区12345热线工单数量大幅下降,且满意率100%

这些变化的背后,不只是硬件升级,更是服务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社区党委始终发挥着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多元共治破解了一个个老大难,让2000多户常住居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被服务者服务提供者,从旁观等待主动参与老邻居·新管家模式不仅破解了老旧小区的管理难题,更点燃了居民自我服务、互助共享的热忱。

在这里,温暖不只在言语间,更在每一次凌晨应急、每一回主动伸手之中。老院落的烟火气里,多了一份井然有序;邻里的寒暄声中,添了一份由衷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