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泰山街道以“织网、赋能、创新”打造书香生活样板

发布时间:2025-11-07 14:40:00   来源:泰山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2025年10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将全民阅读提升至国家倡导层面,旨在推动阅读成为社会共识与生活常态,让书香浸润千家万户。在泰山街道,这一理念已通过系统化的建设与多元化的实践,从蓝图转化为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风景。

空间织网,书香环绕门庭

在泰山街道,阅读已无缝嵌入居民的生活中。清晨的24小时“智慧书屋”内,有送完孩子后驻足选书的母亲午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中,有老人们享受静谧的阅读时光夜晚,桥北商圈的大众书局·城市书房则为年轻人与学子点亮温暖的灯光。

“以前去图书馆需要专门安排时间,现在下楼走几步就能借书、还书,太方便了。”一位正在柳洲社区智慧书屋办理借阅的居民表示。

目前,泰山街道已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域的“书香地图”。从社区网格驿站的读书角、藏书超500册的“阅读微空间”,到可实现24小时借阅的“智慧书屋”。再到藏书超万册的江北图书馆泰山阅生活分馆,形态各异的阅读空间深度融入社区肌理。

尤为突出的是今年开放的江北图书馆泰山阅生活分馆。作为辐射街道全域的“文化客厅”,该馆不仅提供逾万册藏书,更以月均10余场特色活动的频率,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核心阵地。凭借一张江北新区图书馆读者证,居民即可在此畅享“博览群书”的便利。这些“精神驿站”有效打通了全民阅读的“最后一米”,重塑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半径。

活动赋能,悦读点亮篇章

静态空间因持续的活动而被赋予灵魂。11月1日晚,《成为讲书人》作者赵冰在泰山街道图书馆鸿学分馆的分享会,仅是“泰山阅生活”品牌下丰富活动的缩影。今年“世界读书日”启动的“书香有约 泰启新程”系列活动,拉开了年度阅读盛宴的序幕。青年作家丁小军携《慢慢告别》与读者探讨生命主题,为全年活动奠定了温暖基调。

随后的活动贯穿四季,形式新颖。其中,“江风读书会”别具诗意:NPC扮演的苏轼、李清照与市民江畔对诗,旧书跳蚤市场促进图书流转,领读声与江风交织,让阅读体验升华为一首“散文诗”。“这样的活动让文字立了起来,我们仿佛成了诗的一部分。”一位参与者感慨道。

阅读在泰山街道已超越传统模式,成为与文学、艺术、历史及自我内心的深度对话。从《寻忆老南京》作者杨庆仁引领的文化寻根,到诗人黄梵《日常的金字塔》中的诗意探寻,再到青少年对本地地标的研学,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泰山阅生活”的品牌内涵。

据悉,街道持续深化全民阅读品牌建设,已策划“阅读在四季”“月悦读”“悦研学”等系列,创新“阅读+”多元场景,累计开展特色阅读活动超200场,确保“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为居民带来真切的文化获得感。

服务创新,文化滋养社区

泰山街道将阅读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各社区结合特色,探索出以文化人、共建共享的多元路径。柳洲社区的“以书换咖”活动,鼓励居民用闲置书籍换取咖啡,促进旧书循环与邻里交流,构建起温暖的文化互动平台。明发社区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将351栋儿童网格驿站打造为“阅读生态圈”。通过家校社三方合力,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开展绘本阅读、童话剧场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滋养青少年成长。桥北社区的“家语桥”项目聚焦家庭沟通,通过《有效沟通》等书籍的共读与角色体验,改善家庭关系。居民赵玲燕表示,参与后学会了构建新的家庭仪式,“夫妻关系更融洽,孩子也学会了奉献”。宝塔社区的“故事妈妈”陈亚琴则将红色阅读延伸为“讲绘本、学精神、做服务”的实践,引导孩子们从听众转变为社区服务的小志愿者,使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基层治理的幼苗。

在“全民阅读”的国家号召下,泰山街道以扎实而充满温度的探索,交出了一份先行答卷。如今,弥漫街巷的书香,正成为这座城市动人而坚实的软实力,生动诠释着阅读的更高境界——让文化融入生活,凝聚人心,最终在寻常巷陌间,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同频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