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泰山街道:“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 激活基层文化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5-10-24 15:00:00   来源:泰山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正如一缕流动的清香,蜿蜒穿过街巷,浸润寻常生活,也将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千家万户。

古艺新生,让非遗在指尖“活”起来

非遗,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活着的传统。泰山街道以“茉莉花开”为主题,开展多场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上周末,秋雨淅沥,带着丝丝寒冷。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漆承古艺 包纳非遗”漆包体验活动现场却是一片火热。策划活动、准备课件、购买材料……志愿者马老师为此活动准备了许多,只为给大家呈现一场完美的非遗文化体验。

“你做出来的这个很漂亮,像春天!”“你这个色彩和纹样更像‘山’的感觉。”居民们小心翼翼地往水中滴入漆料,随后将帆布包浸入其中。色彩随着水的流动在包面蔓延开来,绘成一幅幅独特的画卷,让每个人的漆包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美丽和韵味。指尖触碰大漆的温润,感受色彩层层堆叠的韵律。这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一场与历史、与文化的静默对话。

近期,不远处的江畔同样上演了一场与文化的“对话”。中秋游园会现场,灯谜廊架引人驻足,“锤丸”古礼再现传统文化趣味,孩子们身着汉服提灯巡游江岸,衣袂翩翩,与城市夜景交织成一幅流动的文明画卷。

这些活动,让居民感受到非遗并非遥不可及,它可以在一次体验、一次触摸中,完成从古老到现代的“软着陆”,让文化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延续。

艺韵流淌,江畔夜空织就多维艺术场

在桥北滨江生态公园,泰山街道从地面舞台到璀璨夜空,以演艺活动构筑了一个多维度的艺术场域,将“茉莉花开”打造为连接市民情感与城市空间的诗意纽带。国庆文艺汇演,各社区文艺团队纷纷登场,手鼓舞、扇子舞、旗袍秀等节目轮番上演,配合互动环节,让真挚祝福在江风中流转,展现出基层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中秋夜的江风音乐派对,则以《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旋律为背景,与江上货船、对岸霓虹形成奇妙共鸣。居民感慨:“在江边听歌,看灯火,太美妙了。”这一刻,艺术成为人与城市、与自然的情感黏合剂。

前不久,8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中绘就的“光影泰山”,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从街道标识到“金陵始祖”,从江豚大桥到浦口火车站,再到未来的南京北站,一幕幕光影画面,讲述着泰山街道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壮阔故事。演艺,不仅是娱乐,更是公共情感的凝聚。它在江畔夜空下,为市民营造出共享、共情、共鸣的文化时刻。

雅集凝思,书画书香滋养百姓心田

讲座与展览,为“茉莉花开”注入了沉静而深远的力量,成为居民启迪思想、滋养心灵的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丹青泰山 艺绘家园》主题书画展,是一次居民与家园的温柔对话。无论是居民王诚忠笔下《浦口公园的仲夏》的浓烈色彩,还是学生徐紫莹眼中《浦口码头》的稚嫩线条,每一笔都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居民在欣赏中交流、在交流中凝聚,让“家在泰山”的归属感悄然生长。

今年持续开展的“阅生活·悦知新”系列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分享、文化讲座等形式,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同样滋养着辖区居民的心灵。尤其是江风读书荟、古诗词鉴赏等活动,以互动式体验让经典走近大众,提升了居民的文化参与感和幸福感。文化的深度不在于形式多么宏大,而在于能否触发个体的思考与共鸣。当居民用自己的笔描绘家园,当大家在江风中品味诗书,文化便从抽象的符号,变成了可感可知的生活体验。

文化惠民,让“茉莉香”飘进千家万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如春风化雨,催生了“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的生动实践。这辆“文艺直通车”,承载着优质文化资源,驶过城乡,开进社区,让艺术贴近百姓,让群众文化生活四季常芬芳。在“茉莉花开·与宁共赏”的推动下,泰山街道成为了这朵“茉莉花”绽放的鲜活样本。

从江风明月下的非遗体验,到夜空中的科技画卷;从书画墨香里的家园情怀,到书香讲座中的智慧启迪,“茉莉花开”深深植根于此。接下来,泰山街道也将继续让文化惠民,让艺术可触摸,让传统可传承,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在家门口,真切地嗅到那抹名为“幸福”的文化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