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沿江街道文明实践:缤纷一“夏” 暑期研学收获多

发布时间:2024-07-08 17:37:00   来源:沿江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暑假是学习的加油站,也是开拓视野、增加社会实践的好时机。为了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培养实践精神和探索能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近日,新区沿江街道润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探秘古今印刷 寻访党报基地”科普研学活动,来到南报印刷科普馆,沉浸式体验制造业的有趣与神奇,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从制版到印刷 参观党报车间

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寻访的第一站——CTP车间,孩子们了解到报纸的尺寸和制版的材料、印刷色彩模式等知识,对报纸的印前制版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跟着讲解员老师的步伐,来到报纸印刷车间,眼前的两台“庞然大物”是名为“曼罗兰75机”和“曼罗兰78机”的巨型印刷设备,讲解员老师告诉大家,机器的数字代表一小时可以印制75000/78000份报纸。“哇塞!好厉害!”,大家不由得感叹机器的强大。

揭秘印刷历史 聆听科普讲堂

全息视频幕墙前,大家全方位观看了印刷动态流水线,孩子们盯着幕墙,捕捉报纸滑下滑梯的瞬间。随后,讲解员老师带来了精彩的科普小课堂,孩子们在互动中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古代四大发到现代化机器制造,感受古今的印刷历史,除了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以外,还科普了国外的印刷历史,收获匪浅。

体验印刷制造 传承非遗技艺

接着,来到了此次寻访的最后一站——体验工作室,孩子们化身小小印刷匠,体验印刷的乐趣。首先体验了手摇平面铅印和压板印刷,亲手印制了一张《南京日报》1956年创刊头版报纸,和一张凸版印刷明信片。随后在引导老师的帮助下体验了雕版印刷和漆瓶。“轻轻按压,慢慢来”,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印出可爱的年画娃娃;在漆瓶体验中,孩子们学习非遗漂漆工艺,用心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漆瓶。

活动接近尾声,所有人收获满满,讲解员老师为大家颁发了研学证书,大家带着各自的作品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精彩的研学活动。

在研学中感受匠心,在实践中传承精神。滴滴油墨饱含热血,滚滚齿轮转动古今。此次科普研学活动,让青少年走进工厂,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魅力,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物也蕴含着古今劳动人民的智慧。接下来,润江社区将带来更多内容丰富、意义独特、质量严选的研学活动,让辖区青少年走出家门,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升自我,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