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沿江街道从“被服务者”到“治理主角” “龙娘子”解锁社区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5-11-14 14:21:00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新区沿江街道龙山社区,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龙娘子们,用一抹鲜亮的志愿红,打破了人们对退休生活的传统想象。她们不再是社区的被服务者,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巾帼力量,探索出一条温情与实效并存的社区自治新路径。

治理有方银发力量赋能社区微更新

龙娘子的实践,核心在于角色的转变。她们将社区公共事务视为自家事,主动认领责任区。在龙王山和龙南河,她们的护绿行动超越了简单的清扫,升华为对社区生态环境的系统性监护——从树苗补种到水质观察,从设施维护到文明劝导,形成了发现问题、动手解决、宣传教育的治理闭环。在楼道清理中,她们不仅是保洁员,更是安全督查员和邻里协调员邻里情化解堆放癖,巧妙地将柔性劝导与硬性治理相结合。这种源于居民、服务居民的微观实践,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度和接受度。

文化润心塑造社区精神共同体

每月如期响起的红歌,是龙娘子精心编织的社区文化纽带。这并非简单的怀旧,而是一场有意识的社区凝聚力建设。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她们将红色精神的传承与社区家园意识的培育相结合,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共同的旋律中找到情感共鸣。社区活动中心里定期组织合唱、书法、手工等兴趣活动,成功地将个体从家庭的小单元吸引到社区的公共空间,有效破解了现代社区的邻里冷漠症。在这里,文化活动成为孵化邻里情、增强归属感的土壤,使社区从地理概念转变为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老有所为诠释新时代巾帼担当

龙娘子的故事,是对巾帼不让须眉的生动诠释。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和共情力,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柔顺剂作用。调解矛盾时,她们是公平秤;关爱老人时,她们是贴心人;参与议事时,她们是智囊团。社区通过搭建平台,充分挖掘并释放了银发资源的巨大潜能,让这些阿姨们在奉献中实现了从退休者价值创造者的华丽转身,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女性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我们虽然退休了,但还是社区的一分子,能为大家做点事,帮社区解决点问题,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陈阿姨的话,道出了所有“龙娘子”的心声。

龙娘子志愿者服务队的意义,远不止于几次活动和服务。她们是居民主体意识觉醒的标杆,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鲜活样本。她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最温暖的治理力量往往源于社区内部。她们的故事,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提供了一份充满温情与智慧的龙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