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打造家门口就医“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11-06 17:00:00   来源:卫生健康和民政局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病有良医、痛有良药、家门口有名医,近年来,新区持续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上发力,让百姓看到了家门口就医的许多变化。

不用再倒公交了家门口也能做精密检查

医疗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如同一个个细胞组成了人,一个个人组成了这座城,在此意义上,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关注的“核心”。打通就医“一公里”,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才能让优质的医疗服务送达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

远离主城区的长芦街道地处较为偏僻,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便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是老社区医院设施设备不齐全,很多医疗检查项目做不了,居民外出就医又路途较远,十分不便。

2021年,异地新建的长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不仅引进了CT等设备,还新设了口腔科等科室,为长芦本地的居民就医带来更多便利。

而就在今年,长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血透室也对外开放了,这曾是长芦街道及周边血透患者老大难的“心病”。现在,家门口的就医条件更好,带来的直观影响是生活也更加便利

不用再跑腿了名医专家来到家门口

打开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众号,或是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经常能看到上级医院专家医生坐诊的信息公告,如今,在家门口挂专家号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也得益于新区的医联体建设。

上级医院专家坐诊带教,变居民跑腿为专家下沉,不仅仅利好患者,不用再奔波到大医院,解决挂号难、就医烦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突出专科特色,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大特点,也是他们的优势,就是距离患者很近,医患关系更紧密,治疗连续性更高,在提高诊疗能力后将带来更有效的疾病管理。

双向转诊机制绿色通道直达三级医院

好看病、看好病,在区域内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的联动至关重要。

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同质化的治疗,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和盘城、葛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建立康复联合病房。

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来自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康复科的轻症患者;另一方面,中心在日常的门诊看诊过程中遇到重症患者,也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转接到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继续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通过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不仅保障诊疗的专业性,更能灵活调配医疗资源,让康复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方便患者在家门口就医,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转诊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

从全科杂烩到专科深耕家门口也有名牌科室

优质的医疗服务内容需要扎实的诊治能力支撑,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深化专科内涵,发挥优势,深耕领域,形成了各自别具风格的特色。

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范围,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诊疗工作,针灸艾灸、中药熏蒸、三伏贴三伏灸运动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等项目都深受居民青睐。

特色科室从来不只是一个名称,只有从居民群众的期望出发,不断地创新与突破,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健康需求,更坚实地托起健康网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守牢居民家门口的健康生活,新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家门口的一公里内,变化看得见、感受得到。让病有良医、痛有良药,满足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多家门口的变化,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