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三步走”化解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26 09:30:00   来源: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年来,江北新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各方合力,精准施策,通过“三步走”方式,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好部署,构建了江北新区化解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证的全新解题体系。

第一步:梳理摸排,明确任务清单

江北新区主动作为,协调各平台、街道,通过深入走访企业等方式,全面摸排汇总江北新区直管区范围内所有未登记住宅项目,通过系统性梳理与深度分析,确保全覆盖无遗漏,形成初始工作台账。

在此基础上,精准把脉,针对性提出化解路径,江北新区管委会于2024年7月出台《关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动产“登记难”的处置意见》,为问题化解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此外,不动产“登记难”历史成因复杂,涉及多部门多单位,解决问题需要多部门协同联动。江北新区主动担当,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一事一议”工作机制,会同江北新区各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及各责任主体打破条块分割和职能边界,采取会审处置模式,逐一化解每个项目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创新机制,化解共性问题

针对安置房项目办证难题,江北新区启动了“一方主导、多方协作”的会审处置模式,由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联合江北新区建设与交通局、税务局和街道等协同攻坚,为群众完善手续、登记办证。

在着力解决安置房办证难题的同时,江北新区同样重视企业面临的不动产登记困境。虽然企业项目与住宅项目性质不同,但在规划手续缺失、竣工备案不全等历史遗留问题上存在诸多共性。为此,江北新区创新推出“共性化解”方案,实现历史遗留问题“一揽子”解决。

为确保问题化解实效,江北新区创新建立“督办融合”工作机制,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实施精准监督,实现监督问责与问题化解同频共振。

第三步:源头管控,健全长效机制

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江北新区坚持“标本兼治”,着力从源头预防新的问题产生,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前移,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确保“旧账”逐步理清,“新账”不再累积。

江北新区将企业不动产登记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结合全区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对工业企业、科研载体等不动产登记需求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动态监管,避免因材料缺失导致后续办证困难。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江北新区正逐步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跟踪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不动产登记的“问题清单”转变为“幸福清单”,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