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差异特色、在重点领域谋求制度创新突破,是南京片区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高地优势先行先试、勇于尝新的缩影。在这个大舞台中,一个个“小故事”的内涵变得愈发深刻。
去年以来,南京片区各项改革举措相继落地,创新热度迅速传导,一系列“新鲜事”印证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天,我们就从几个“小故事”中,捕捉2024年的南京片区。
创新故事:从一份名单看全产业链开放创新
去年10月,随着明捷医药从英国进口的一批研发用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通过“英国—上海—南京”空运卡车联程的方式抵达南京并顺利通关,标志着南京市首个“白名单”试点案例在南京片区落地。通过“白名单”试点,进口药品通关综合时长至少缩短50%。
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会使用一些进口物品作为药物研发的对照品或者标准品,部分研发物品需求量较少,且未在国内上市,无法在药监部门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白名单”试点工作旨在为少量研发用物品通关提供便利,省略前置审批程序,免于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
生物医药研发是一种新型业态,面对企业的创新需求,需要有适配性的举措。为进一步落实“白名单”试点安排,南京片区会同新区生命健康办、金陵海关江北办等多部门,结合企业需求和试点物品特性明确“两步走”路径,即“先一线申报进综保区,第二步免通关单二线报关入境”。“在包裹到达南京综保区后,我们通过特殊通道快审快查快放,在6小时内完成通关放行作业。”金陵海关驻江北办综合业务二科科长董垒介绍。
改革删繁就简,让企业省时省力。“目前这批药品已经投入研发,保障了既有研发项目加速推进。”明捷生物医药政府事务经理刘燕说。
打破通关“瓶颈”后,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更便利。作为生物医药大省的江苏,在全国率先探索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之路。南京片区从产品研发、药械审评、临床试验、生产上市等全产业链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围绕产业发展所需定向改革破障,产业生态得到不断优化。
开放故事:从一份包裹看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备货、出单、扫码、打包、分拣、装运……位于南通综保区的南通灿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仓库内,一派繁忙景象。企业向海关部门申报的一批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面膜,搭配国内采购的赠品面膜刷,正在一起打包成一个个包裹,将在完成通关出区手续后,通过快递送到全国消费者手中。
同车厢、同船舱、同仓库,内贸和外贸货物“背靠背”,近年来成为内外贸物流的常态。在南京片区,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率先推出综保区“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允许电商企业将国内货物运进综合保税区与进口商品同仓分区存储,海关通过数字化全流程精准管控,实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国内货物同一包裹、同一车辆发货出区,助推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制度型开放,在南京片区有着生动的实践。
前不久,南京片区企业南京绿杭智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尝试将大型直流充电桩通过跨境电商模式出口海外。以小批量发货快速打开市场局面,该公司已成功开拓了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从小小穿戴甲到大型充电桩,其出圈、出海的背后,凝结着南京片区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首创全国“海外仓离境融”服务模式,海外仓出口企业贸易融资3个工作日即可到账;实施保税仓库出入库全链数字监管新模式,出入库审批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短至半小时……
改革故事:从一扇窗看改革试验田发挥效应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和职能部门打交道最多的地方就是“窗口”,而下面我们要讲述的改革故事,就从南京片区一个个办事窗口开始。
上个月,在江北新区“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工作人员的线上帮办服务下,南京片区企业江苏京茵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获得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报告。这是南京市首例外籍法定代表人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
由于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外籍,无法通过法人人脸识别环节。面对特殊情况,“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成功搭建了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窗口端受理渠道,从材料申报到最后核查报告获取,全程帮办代办。办理过程由原来超10个工作日、20次跑动、20份材料,缩减为最多5个工作日、1次线上提交、1份申请书。
一个个办事窗口,也见证着南京片区一个个革新的故事。在这里,开展“一次、一窗、一套材料”的综合服务模式;先行先试“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拿地即开工”等系列改革;通过数字化手段,接连出台“证照免提交办理”“直达帮办”等便民利企措施……在这里,办事方式几经革新,企业感受也越来越“新”。
南京片区的改革措施,很多都是从企业的一个需求点开始,一步步深化、集成。改革永远在路上,努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南京片区的创新须臾不停。
后记:永葆改革开放的“初心”
2024年,南京片区获批成立五周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经由这里的先行先试、复制推广,2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陆续诞生。承载着期待、亦担负着重任,而在此刻回望,我们最需铭记的,还是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初心”。
复盘五年历程,有两个词,或许最能读懂这一“初心”。五年来,南京片区市场开放度不断提升,自身改革更在持续深化,一系列改革举措,其“原点”可以说都源自南京片区的核心任务——制度创新;五年来,南京片区始终在动态对标国际通行的、高水平的经贸规则,开展一系列创新探索。当今,对外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拓展,在此过程中,也诠释着自贸区的核心使命——高水平开放。
读懂这个初心,我们就能懂得,为何在一路走来的五年间,南京片区从未满足于成为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点、“自留地”,而是将目光瞄准制度创新的高地、改革开放的高地。而种种新事物的试水,各项改革措施的集成,以及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立,围绕的也都是将改革开放这颗初心坚持下来、发扬光大。
持续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是当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所在。正如五年间,有九个字总是与南京片区如影随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它们道出的,正是高水平改革开放所应有的精神气质和行动自觉。在今天这个新的起点上,在未来更大的可能性面前,南京片区将以更为务实有力的行动,为之增添更多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