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发布、紫金山新闻联合南京“11+1”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奋勇争先进位”融媒行动,直击南京12个板块的发展一线,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报道形式,全方位展示“奋勇争先,实干担当”的火热场景。
行动第一站走进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探访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平台和企业世和基因。见证“南京智造”如何惠及全球患者,感受创新药从实验室走向世界的澎湃脉搏。
4月底,江北新区企业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其生物样本库正式获批“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国卫人遗审字〔2025〕BC0040号),这是国字号“许可证”首次花落高通量测序领域民营企业;在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发布的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中,世和基因还入选了未来健康领域领军企业榜单。世和基因能够上榜,得益于企业在面对“卡脖子”难题时,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成功实现技术突破。
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在江北大地上,以世和基因等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由创新型企业组成的产业方阵正全速前进。
今年,江北新区启动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统筹提升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创新策源力、产业科技竞争力、创新成果转化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为建设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江北新区正聚力建设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四大高水平新兴产业科创基地,在生命健康领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在生物医药行业,民营企业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此次入围国字号给了世和基因极大的发展信心。”世和基因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赵忞超介绍,生物样本是国家重大战略资源,生物样本库作为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基础工程,在疾病预测预防、早筛早诊及个体化诊疗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主要依赖于高校、医院等单位,现在我们民营企业也可以进行生物样本的采集和保藏,通过标准化资源库建设,加速开展肿瘤精准医学研究。”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世和基因近年来发布的“世和一号”“世和鹰眼”等产品,不仅在国内成功布局,而且打开了海外市场。其中,“世和鹰眼”泛癌种早筛产品,仅需一管血,即可一次性筛查包括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等在内的9种高发癌症。“继获得欧盟CE认证后,‘世和鹰眼’又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成为全球仅有的4款获得该认证的多癌种早筛产品之一,技术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赵忞超说。
据统计,江北新区创新药企在研产品达200余个,当中有不少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更有不少产品已上市并领先业内,如世和基因的系列产品、驯鹿生物的CAR-T细胞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诺令生物的一氧化氮即时发生治疗仪、中科超精的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设备“麒麟刀”等。
在生物医药企业集聚的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被企业称为“创新加速器”。平台副总经理吕兴祥介绍:“一方面,我们通过组建团队、购置设备、搭建技术平台,降低企业初期固定资产和研发成本投入,减少研发等待时间;另一方面,我们还聚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提供多维度的服务保障。”
比如,围绕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南京生物医药谷与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南京海关联手,由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南京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实施集中监管以及协助海关举办风评会,提高通关效率,为企业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将小分子药物、血液及其制品等生物制品进口环节审批,由原先的20至30个工作日缩减为最快1至3个工作日;2024年开始试点实施江北新区出入境特殊物品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为世和基因、驯鹿生物、集萃药康、鼎泰药研等新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特殊物品进出口服务。
去年9月,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其中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就落户在南京生物医药谷内,其转化平台由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就是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吕兴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补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强大的原创药械“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