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获批六周年了,六载深耕,南京片区这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吸引了各地目光,也汇聚了八方企业。为何选择南京片区?答案,写在芬兰企业跨越万里送来的三语锦旗上,写在“五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的企业认可里,更写在外籍人才“两周办妥”工作居留许可的便捷体验中……南京片区持续破解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命题,为高质量发展构筑支撑。
用审批速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一个工作日办结、施工许可证半日获批、环评审批“两评合一”同步完成……在南京片区,“极简、极速、极优”的行政审批新模式,正成为吸引企业落地扎根的“强磁场”。“6月11日,五本证件一次性发放,我们感到很惊喜。这不仅意味着项目能够提前4个月开工,而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我们也无需再跑其他的审批手续,给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从“多头跑、反复跑”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改革的刀刃精准切入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通过将两种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整合编制、统一受理,行政审批部门一次办结了金陵日化高端日化品配套项目的环评审批。“原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一次就办成了两个批复!”高端日化品配套项目负责人感慨,环评“一件事”审批服务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南京片区瞄准市场准入和工程建设,带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满盘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破解“多个事项、多次申请、分类许可”模式,降低企业的办事成本;“不见面审批”“告知承诺制”等便民利企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南京片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在市场准入便利化上再出实招、求实效,持续打造“审批简、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
审批有速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才有力度。如今在南京片区,“拿地即开工”已成为项目落地新常态,企业的一件件“关键事”也都办成了“省心事”。审批环节的“减法”,换来了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发展动能的“乘法”。这片改革试验田正用审批速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赢得抢占市场的“黄金时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制度竞争力。
构建跨境便利新通道。在南京片区,优化营商环境不仅限于“审批提速”,更体现在“要素聚合”的系统性改革。通过大幅提升跨境投资便利化水平、人才流动自由度和贸易通关效率,片区正加速汇聚各类要素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其中,支持新区深入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方面,支持南京片区复制推广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在贸易数字化、通关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等方面,加强首创性、差异化探索,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通畅。在新区财政局积极协调下,南京片区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对接,积极争取QFLP外汇余额管理试点、新型离岸贸易业务发展、外商投资资金跨境流动等方面更大力度支持。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32家企业纳入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166亿元,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更加便捷。设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聘用外国人单位“红白灰”三色信用管理制,强化了线上集成与线下服务的融合,极大促进了国际人才的自由流动。针对外籍人才企业,片区对接出入境管理部门,提高外籍人才停居留便利水平。通过整合窗口、流程,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一站式联动办理,两证同时领取。同时,审批时限由原来的两证2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
贸易便利化实现新突破。片区加强与金陵海关协作,借鉴先进经验,联合开展企业需求调研,制定6项通关便利化试点措施工作指引,其中4项措施已落地见效。试点出口C类特殊物品远程查检模式,查检周期压缩至0.5天,效率提升90%;针对生物医药企业,优化CAR-T产品及其物料便利出入境机制,实现全程无纸化,审批效率显著提高……跨境贸易变得高效便捷。
以法治护航一流营商环境。印着中文、英文、芬兰语的三面锦旗、两封感谢信和一场不远万里的专程会面,这一切源于芬兰凯米拉集团对中国司法的一次深切体验。凯米拉南京公司是芬兰凯米拉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因怀疑两名员工存在串谋抬高采购价格、拆分订单规避审批等行为,企业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就是否构成违法解雇对簿公堂。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创新组成了七人合议庭——由熟悉涉外审判的法官、精通劳动争议的专业法官,以及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民陪审员共同参与审理。这种“复合型”审判模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因分庭审理可能出现的裁判理念差异,更为实现事实准确查明和法律正确适用提供了新范式。最终,法院经审理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合法,判决无需支付赔偿金,一场潜在的跨国纠纷圆满化解。“我们对中国的营商环境非常有信心。”凯米拉集团在座谈会上说。
企业的点赞是南京片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生动证明。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南京片区加快扬子江法务区建设,集聚司法机构及仲裁、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方案,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2年,南京片区创新设立了国际数字贸易与数字金融调解中心。中心整合了长三角区域的法律资源,服务范围广泛覆盖江苏、安徽等7个省市以及30个外国地区,极大地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2024年6月,南京片区“创新设立‘调解中心’推动国际数字贸易纠纷协同化解”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第三批制度创新案例。未来,南京片区还将推动更多法律服务机构落地,汇聚国际商事仲裁、跨国纠纷调解、涉外公证等功能,为推进南京市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作出有益尝试。
南京片区用六年实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里的故事,不仅是时间的节省、成本的下降,更是信心的建立与活力的迸发。展望未来,南京片区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让营商环境这个“软实力”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