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空间规划

发布时间:2024-03-27 14:35:00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功能定位

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发展目标

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江北特色,主动承接国家战略部署, 综合发挥国家级新区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双  区”叠加优势, 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南京实践, 在引领国家自主创新、高效配置全球资源、扩大国内需求、打造人民城市样板等方  面力争新时代标杆示范,确定目标愿景为“创见未来、质领长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样板区”。

至2025年,创见未来、质领长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样板 区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江北创新核功能更加强 大,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能耗强度、 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联通国际、带 动国内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凸显;新主城功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 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整体实现在国家级新区中争先进位。

至2035年,创见未来、质领长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样板 区基本建成。国家自主创新先导区全面建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自主创新的新时代标杆;生态环境根本改 善、长江大保护成为国际知名的流域保护治理示范样板,碳排放达 标后稳中有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全面强化,成为助力我国经济全 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人的全面发展 和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实效;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居于国家级新区前列。

至2050年,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样板。在国家社会 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发挥先行样板作用,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现代 产业发展的向往之地,长江保护与城市建设交相辉映,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样板。

空间格局

主体功能区

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落实并深化南京市主体功能分区,包括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城市化地区包括江北新区直管区顶山街道、泰山街道、沿江街 道、盘城街道、大厂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浦口区桥林街道、 江浦街道, 六合区龙池街道、雄州街道、龙袍街道、横梁街道、马 鞍街道,是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点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包括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浦口区永宁街道、汤泉 街道,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植为主,是保障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浦口区老山林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衔接省“两心三圈四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落实市“南北田 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格局, 落实中部都市 区“多中心、开敞式、轴向、组团”的空间格局, 构建“枕山拥江、主城引领、带状组团”的总体格局。

“枕山拥江”指斜枕老山生态核, 拥抱长江绿色生态带, 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以长江为轴,与江南拥江发展。

“主城引领”指江北新主城是江北国家级新区的核心承载地 和南京市辐射带动苏皖区域的重要功能承载区,通过高水平建设打造现代化新主城。

“带状组团”指沿江轴带生长、组团布局、蓝绿融合, 形成若干高效协同的功能组团。

三区三线管控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以 2020 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的耕地和 2021 年新恢复的耕地 为基础, 按照“ 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原则,优先带位置划定耕地保 护目标。在此基础上, 按照“集中成片、量质并重” 的原则, 优先将 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等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江北新区实际划定耕地保护目标 112.5432 平方千米(16.8815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 65.5584 平方千米(9.8338 万亩) ,主要分 布于八卦洲街道、长芦街道等地。规划实施期间, 严格实施耕地用 途管制,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耕地和永久基本农 田一经划定,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 符合占用规则的,严格落实占用和补划要求, 按程序报批。

生态保护红线

按照生态功能重要性,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 极重要区域以及目前基本没有人类活动、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 的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江北新区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0.4302平方千米, 占江北新区国土总面积的8.73%,主要分布于老山、灵岩山及沿江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城镇开发边界

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农业和生态空间,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原则,避让地质灾害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等不适宜城镇建设区域,划定城镇开发边界372.0688平方千米,占江北新区国土总面积的46.14%。城镇开发边界内可进行城镇集中开发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重点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空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