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沿江街道:为青少年送上“期末”法治答卷

发布时间:2024-01-12 17:43:00   来源:沿江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什么的权利?请作答!”一场激烈的法治知识竞赛暨法治宣讲表彰活动在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精彩上演。现场气氛热烈,参赛小选手们以从容不迫、精神饱满的状态迎战,凭借着扎实的法治基本功和过硬的临场发挥,踊跃竞答,掀起了赛场上一个又一个答题的热潮,为大家上演了一场脑力与知识的较量。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各代表队最终角逐出名次,赢得荣誉。本场活动也对本学期“法润青苗”项目计划开展以来积极参与法治活动,有突出表现的同学们进行表彰,让同学们在学法的同时享受到丰富的学习成果,为自己交上“满分法治期末答卷”。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去年六月,新区沿江街道“青少年法律明白人培育基地”在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正式揭牌,开启了“法润青苗”项目计划。本学期以来,沿江司法所与江北新实共同搭建学法平台,建立校园课堂、法治实践、亲子教育阵地,聚焦法治教育,传播法治思想,开展丰富的课外法治活动,让同学们浸入式地学法、守法、懂法、用法,享受课程的乐趣,培养法治精神。

搭建平台阵地,畅通青少年法治教育“主渠道”。一是建立校园课堂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在教学楼道内、教室内设置法德教育专栏,展挂登载有关法律知识及优秀法治书画、手抄报、征文作品,布置法治阅读角等,潜移默化中强化青少年法治意识;二是建立多媒体宣传阵地,利用司法所及学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开辟“法润青苗”专栏宣传各类法治活动开展情况、青少年法治道德教育知识、案例等,积极营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法治实践阵地,整合社会法治教育资源,推进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依托法院、社区、普法教育基地等丰富的室内外阵地将普法课堂从班级内走出去,利用阵地特色开展类型多样的普法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夏令营、户外班会等。

聚焦法治教育,唱响青少年法治教育“主旋律”。一是打造“青苗思法”课堂,充分发挥法治主题日作用,如结合宪法日开展“宪法晨读”、法治文艺汇演、法治快闪等;定期邀请律师、民警、城管等进入课堂,多角色多角度引导青少年思法、学法、悟法;二是打造家长课堂,利用校内“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学法讲座、经验交流会,发放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家、校、社的沟通,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打造特色“传统文化+”课堂,走进非遗文化馆,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法”字的历史演变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延伸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传播法治思想,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主力军”。一是成立“青苗法治宣讲团”,发挥青少年特长,利用主题班会、思辨会等模式引导青少年当好宣讲员,以案释法对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解读;二是成立“青苗法治文艺团”,引导青少年将所学法律知识用情景剧等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本学期编排的《六尺巷》情景剧广受好评。

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和希望,沿江街道将持续致力于如何样培养青少年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以“法润青苗,快乐学法”为理念,构建学、校、社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让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