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泰山街道从“微”入手 打开基层治理大格局

发布时间:2024-07-23 10:37:00   来源:泰山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泰山街道天景社区辖区面积10.46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万人,除研创园片区3个商住小区外,共有7个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其中3个安置房小区(景福家园、碧泉嘉园、山澜苑);3个商品房小区(艾菲花园、浦东花园、浦东大厦);1个老旧小区(泰山花苑)。社区下设综合网格24个、专属网格5个,在职社工及网格员共计29人。

今年以来,天景社区因地制宜,从“微”入手,通过建强微网格、用好微平台、选优微力量,全面激活社区“微细胞”,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天景社区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原则,在基础网格下合理设置71个微网格,并完成人员配备。同时,网格员定期更新平台人口数据、小区楼栋一览表等,将常住户、家庭承租户、合租户、空置户等进行分类管理,标注家庭人口数,定期开展巡查走访,确保每一名网格员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

天景社区扎实推进“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将社区班子成员、党员进行网格式嵌入,选优配强网格党组织班子,共建立网格党支部6个,形成“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网格中、事情办在网格内”的格局,实现红色网格全覆盖,贴心服务零距离。

天景社区进一步优化由规划、公安、消防、城管、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协调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社区联合电力、通信等单位对泰山花苑小区内墙面的“蜘蛛网”式电线网线进行排查整治;与江北燃气共同上门对独居老人家中的燃气设施进行检查,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提升基层工作的精细化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天景社区在继续做好艾菲花园“周五说事”红色网格议事会的基础上,以景福网格红色驿站升级改造为契机,积极推进“红色议事会”的实施与推广。

针对小区居民反映需要解决的小事、身边事等诉求,做到提前摸排、积极回应、主动作为、联动共治。线下在网格红色驿站搭建民意收集平台,由网格员定期到民意收集点开展民意收集;线上制作“微心愿收集”二维码,定期梳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截至目前,社区已收集诉求建议50余条,每周整理分类,全面掌握居民所需,形成议题清单。

重点以“多方合力”妥处“多元诉求”,将社区网格党支部、综合执法中队、片区民警、物业、党群代表以及社会各类公益团体等纳入协助治理网络中,针对居民诉求召开议事会,直面群众、开门纳谏,商讨问题解决方案、征集意见建议,在群众家门口构建协商自治平台。

打通“提事—议事—办事—评议”工作闭环,建立“一对一”结对联系,网格员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提出问题的居民,由群众评议是否满意。对进展迟缓、处理结果群众满意度不高的相关问题,由网格员继续督促落实,让“验收单”握在居民手中。自今年“红色议事会”开展以来,解决群众矛盾诉求20余件,“12345”热线工单比去年同期下降5%。

天景社区组织网格员、家庭医生、志愿者、共建单位等组建“凝星聚景”志愿服务队,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网格接单的常态化服务。志愿队定期走访重点人群,关爱“一老一小”,也主动投入到安全生产、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社区重点工作中,加深了党员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同时打造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记录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长兑换积分,每季度积分可兑换相应物品与服务,进一步激发志愿者服务积极性。

天景社区打造团建共建基地,针对青少年开设“青团”课堂。该项目整合辖区文体艺术类商户资源,结合辖区青少年实际服务需求,开展“学科+”等公益精品课,以项目化、周期性、总结式授课模式,打造周末“一站式”社区教育服务。

今年,天景社区立足本土文化特色,结合辖区内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天井洼、碧泉、朱家山河、营盘山遗址等元素,开展历史人文实境探索类课堂;同时紧紧围绕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在辖区开展“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陶艺、茶艺、布艺、写作、文学等青少年活动,打造民俗文化特色“青团”课堂,截至目前已开展陶艺、茶艺等课堂30余场,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针对老年群体,天景社区以山澜苑颐养之家为阵地,引进和培育具有特色化服务的公益性、消费性“微组织”,重点对辖区内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等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助残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安全援助等门类的综合性服务。

以时间轴为基线,社区以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场活动的形式,结合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开展以乐龄娱乐、乐龄运动、乐龄养生为主题的三类活动。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书法、摄影、阅读等活动26场,用“乐龄家园”搭起了一座社区与老人的连心桥,让辖区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乐。

“微”而易为,“微”而有为。下一步,天景社区将继续从“微”入手,向“小”发力,扎扎实实、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巩固提升“家门口”服务体系的质量和内容,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篇章,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天景社区  王静)